“设立‘中国
旅游日’,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的具体要求,标志着我国旅游业正迈入了一个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的新时代。”国家旅游局副局长祝善忠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4月12日,国家旅游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经国务院批准,自2011年起,每年的5月19日为“中国旅游日”。
国家旅游局新闻发言人、综合协调司司长张坚钟表示,“中国旅游日”的设立,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于旅游工作和旅游发展的高度重视,体现了社会各界对旅游促进经济发展、促进人类文明健康的广泛认同,以及新时期人民群众对旅游生活的新期待。
文化内涵上与旅游相契合 “5月19日,是《徐霞客游记》的开篇日,把这一天确定为‘中国旅游日’,在文化内涵上与旅游联系密切。”部分接受采访的业内专家表示,《徐霞客游记》既是系统考察祖国地貌地质的地理名著,又是描绘华夏风景资源的旅游巨篇,在国内外具有深远影响。选择5月19日,正是对徐霞客这位“中华游圣”的最好尊崇和纪念。
“把5月19日作为‘中国旅游日’,有利于弘扬徐霞客的精神,更利于人们借助旅游开阔眼界、陶冶情操、增添知识、增进健康,使旅游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更大的贡献。”国务院参事任玉岭说。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常务理事何升韬委员也表示,徐霞客及其游记在我国历史上有非常深远的影响,也是我国旅游产业的一笔重要财富,作为其游记的开篇日,把5月19日设立为“中国旅游日”,是最恰当的。
“选择5月19日,不仅在时间上具有旅游的普适性、在认识上具有广泛的共识性,而且在开展工作上具有现实基础。”祝善忠表示,5月中旬全国大部分地区正值仲春和暮春,是旅游的黄金季节;近年来,“徐霞客旅游带”有关节点城市组建了“中国旅游霞客联盟”,在5月19日这一天组织开展各种纪念活动的做法,也已持续多年。
设立“中国旅游日”意义重大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已进入了一个大众化的旅游时代。祝善忠表示,设立“中国旅游日”,是与亿万群众息息相关的一件大事,它顺应了旅游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祝善忠说,设立“中国旅游日”,不仅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旅游意识,更好地发挥旅游“寓教于游”的功能,促进公民文明素质的提高,而且有利于通过这一渠道,促进我国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值得强调的是,设立‘中国旅游日’,有利于社会各方面更加关注和重视旅游业发展,不断优化旅游发展环境,积极促进旅游消费,推动旅游业发展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并带动第三产业发展,为国家经济战略性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服务。”祝善忠说。
据介绍,“中国旅游日”设立工作从2009年12月4日正式启动,经历了征集方案、组织论证和提请审议3个阶段。其间,国家旅游局共收到2010年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建议和提案11份;各级党政机关和个人来函150份;通过新浪网公开征集的有效选票91.8万张。
此外,国家旅游局多次召开专家咨询会,听取了文化、体育、民俗、旅游、休闲等方面专家的意见。听取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民委、教育部、文化部、体育总局等5部门及全国总工会的意见。国务院法制办收到相关材料后,又征求了17个部委和6个地方政府的意见,2011年4月10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将5月19日设立为“中国旅游日”。
张坚钟表示,今年首个“中国旅游日”活动正在筹备中,下一步在认真做好后续工作后,国家旅游局将广泛征集“中国旅游日”标志、口号,研究制定促进“中国旅游日”活动常规化发展的措施。
“希望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和支持这个全民参与、全民受益的宣传日、推广日和发展日,使人民群众能共同分享旅游业发展的成果,真正享受旅游带来的开心、快乐和健康!”祝善忠说。